高架骨料倉
在基建工程倉儲體系中,大型骨料庫作為存儲砂石、碎石等塊狀物料的核心設施,單庫容積普遍超過 15000m3,需承受超大荷載與物料沖擊,其設計建造施工驗收全過程需嚴格遵循技術規范,結合環境特點把控關鍵節點,方能保障長期安全穩定運行。

設計階段需優先適配地理與天氣環境確定核心參數。地理方面,軟土地基區域需采用樁基承臺基礎,選用 PHC 預應力管樁,樁長不小于 22m,單樁豎向承載力特征值需滿足庫體與物料總重量的 1.35 倍,樁頂承臺采用 C45 混凝土澆筑,厚度不小于 1.5m,承臺內配置雙層雙向鋼筋網,間距 150mm;巖溶發育區域需先通過地質鉆探明確溶洞分布,采用高壓注漿填充,注漿壓力控制在 2.5-3.0MPa,確保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低于 350kPa。天氣環境層面,多雨地區庫頂排水坡度設計為 5%,選用 2.0mm 厚彩鋼板作為覆蓋層,板間搭接長度≥250mm,搭接處采用丁基橡膠防水膠帶密封并加壓條固定,同時在庫頂設置環形排水槽與虹吸排水系統,排水能力按 50 年一遇暴雨強度設計;臺風高發區域庫體抗風等級按 16 級設計,庫頂增設空間抗風桁架,庫壁每 4m 設置一道環形加強肋,加強肋采用 H300×300×10×15H 型鋼,與庫壁滿焊連接,節點處增設加勁板;嚴寒地區需在基礎底部鋪設 400mm 厚級配砂石墊層與三層 HDPE 防滲膜,防止凍脹破壞地基,庫門選用保溫密閉型,門框密封條采用耐 - 40℃低溫的三元乙丙橡膠,庫內設置低溫監測系統,實時監控溫度變化。

施工階段需嚴格把控材料質量與工序精度。鋼板選材需滿足大荷載與抗沖擊需求,庫壁選用 Q420B 或 Q460C 低合金高強度鋼板,厚度 12-20mm,庫頂與庫底關鍵受力部位采用 Q500D 鋼板,厚度 20-25mm,所有鋼板表面需做拋丸除銹處理(除銹等級達到 Sa3 級),再涂刷兩道環氧富鋅底漆(干膜厚度≥120μm)與一道氟碳面漆(干膜厚度≥80μm),增強抗腐蝕與抗紫外線能力。卷板施工采用數控超大型螺旋卷板機,卷制速度控制在 0.6-1.0m/min,庫壁垂直度誤差≤0.6‰,每卷制 4 圈用激光測圓儀校正圓度,偏差不得超過直徑的 0.2%;基礎施工中,預埋螺栓選用 M36 高強螺栓,位置偏差≤1.5mm,螺栓外露長度按設計預留 100-120mm,套絲部分涂抹防銹脂并套不銹鋼保護套。

結構施工需重點強化承載與卸料性能。庫頂采用三角桁架結構,檁條選用 C300 型槽鋼,間距≤0.6m,與庫壁連接采用 M27 高強螺栓,扭矩值設定為 650-700N?m,螺栓擰緊后點焊防松;庫底設計為雙錐形漏斗式,傾斜角度≥70°,確保骨料無堆積,庫底襯板選用 20mm 厚 NM550 耐磨鋼板,與庫壁焊接采用埋弧自動焊,焊腳高度≥15mm,焊縫需進行 射線檢測,合格率達到 Ⅰ 級標準。若項目處于高海拔地區,需考慮低氣壓對焊接質量的影響,焊接時搭建密閉防風棚,內部通入惰性氣體,風速超過 5m/s 時停止作業,同時對焊條進行 350℃預熱烘干,保溫時間不少于 1 小時,確保焊接強度。

驗收環節需全面覆蓋結構安全、性能指標與環境適應性。外觀驗收檢查庫壁無明顯凹陷、劃痕,焊縫表面光滑連續,防腐涂層無脫落、起皺;結構性能檢測采用全站儀與應力檢測儀,測量庫壁垂直度、圓度及應力分布,偏差符合 GB 50682-2012《鋼管混凝土結構技術規范》中大型骨料庫專項要求,同時進行滿庫承載試驗,向庫內分層注入 設計容量的骨料,靜置 10 天,檢測庫壁徑向變形量,不得超過直徑的 0.8‰;卸料試驗檢測卸料速度,確保每小時卸料量不低于設計值的 98%,且無堵塞現象。環境適應性檢測中,多雨地區模擬暴雨淋水 8 小時,檢查庫頂、庫壁及基礎連接處無滲漏;嚴寒地區在 - 40℃環境下進行 96 小時低溫試驗,觀察庫體結構無開裂、變形,庫門開關靈活,監測系統運行正常。驗收合格后,提交完整技術資料,包括設計圖紙、材料合格證、施工記錄、檢測報告等,為后期運維提供技術支撐 。


<
<




客服1